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文言文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

2025-07-16 15:59:33

问题描述:

文言文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,这个怎么操作啊?求快教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6 15:59:33

文言文文心雕龙原道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概述

《文心雕龙》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系统论述文学理论的专著,共五十篇,内容涵盖文学创作、文体分类、修辞技巧、作家修养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《原道》是全书的首篇,也是其核心思想的开篇之作。刘勰在《原道》中提出“原道”这一重要概念,强调文学应源于自然之道,体现天地之理,主张文学应以“道”为本,追求真善美统一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原道者,本也;宗经者,根也。 所谓“原道”,是根本;“宗经”,是根源。
夫道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;可传而不可受,可引而不可推。 道是有情感和信用的,没有作为也没有形状;可以传授,但不能接受;可以引导,但不能强推。
故知圣人之言,贵乎明道,不贵乎饰辞。 因此知道圣人的言论,重视的是阐明道理,而不是修饰文辞。
文之为德也大矣,与天地并生者何哉? 文的道德意义非常重大,与天地一同产生,这是为什么呢?
夫作者曰圣,述者曰明。 创作的人称为圣人,阐述的人称为贤明之人。
圣人所以动天地,感鬼神,莫不以文。 圣人之所以感动天地、惊动鬼神,无不依靠文辞。
故曰:‘文之为德也大矣,与天地并生者何哉?’ 所以说:“文的道德意义如此重大,难道不是与天地同生吗?”
若乃论文,必标本以立义;考事,必据实以求真。 如果要讨论文章,必须以本源来确立意义;考察事物,必须依据事实来寻求真理。
夫文,天地之心,万物之灵,人之精神之所寄也。 文,是天地的心意,万物的灵性,人类精神的寄托所在。
是以君子修身,以文为本;齐家治国,以文为纲。 因此君子修养自身,以文为根本;治理家庭国家,以文为纲领。

三、总结分析

《原道》一章集中体现了刘勰对文学本质的深刻思考。他强调“道”是文学的根本,文学应以“道”为核心,而非仅注重形式或辞藻。他认为,真正的文学应当来源于自然之道,反映天地之理,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价值。

同时,刘勰也指出,文学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,更是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手段。因此,文人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写作能力,更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操守。

通过本文的学习,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古代文论中“文以载道”的理念,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文心雕龙》其他篇章,欢迎继续提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